第八十章 朕不想说什么

带着系统来大唐 农家一锅出 加书签

农家一锅出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vivo小说vivoxiaoshuo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翌日早朝结束,李隆基叫上三个宰相,一个尚书,以及那个少府监的少监源乾曜,回兴庆殿。

兴庆殿里有一个宫女在那纺线,唰唰唰的。

五个人一看,明白,这是又出了好东西。

而且无须多问,定然是出自那个庄子的李易之手。

于是五个人开始围观,三个宰相和一个尚书不明白是什么意思?弄出来线了,哪里不对吗?

倒是源乾曜越看越觉得神奇,少府监更多的工就是监督和统筹制造东西。

之前他就拿到了一大堆图纸,然后制了军用水壶、兵工铲、帆布包。

工匠们都说本事了得,于是他就专门去查各种现在的器械。

纺线看过,手摇纺车。

可现在这是三线同纺?这速度,简直是在飞。

“原来如此,原来如此……”源乾曜边看边嘟囔。

“源少监看出什么来了?”

姚崇纳闷,纺个线而已。

“姚相可知民间如何纺线?”

源乾曜很自然地问。

姚崇心一抽抽,顿觉不妙,民间怎么纺?我没了解过呀。

“陛下,臣请叫民间纺车过来,以对比。”

源乾曜没法指责什么,也不敢,只得提出个要求。

“朕早有准备,来人,把民间纺车送上来。”

李隆基看三个宰相和一个尚书时,心情不好了。

不懂是吧?百姓的事情都不懂是吧?

上次叫你们打谷子白打了是吧?民生的事情你们不关心,一天都在盯着什么呢?

具体的兵事你们不知道,朕不怪你们。

水利你们想不出好办法,毕竟很难,朕不多说什么。

赚钱……赚钱就没指望过你们。

可是现在又涉及到农事了,看不出来么?一个轮子纺线你们也不晓得?

哦,还有账目,你们就不知道弄出来新的方法?还是李易给出来了,你们才照着学。

要不朕每天不开朝会了,去李易庄子吧,至少朕问什么,易弟能给出好办法。

等着原始的纺纱设备送过来,有宫女操,众臣终于明白是什么意思了。

同时他们也看出来陛下的不满。

“陛下,臣觉此物,当纺织利器也。”

姚崇开窍了,连忙补救。

可惜李隆基已经失望了,他强笑颜道:“当推行出去,以利大唐。”

“臣等遵旨。”

大家赶紧把这个上升高度。

李隆基兴致索然地挥挥手,自己转身先走了。

留下的几个人面面相觑,各有所思,然后眼神交流,似有所悟。

当天上午,就广发告示,欲招百工之首行新物之研发,重赏。

宰相们懂了,想要好好活下去,必须把李易给压下去。

那么只能以百工做出好东西把李易的各种新东西给盖住,不能再让李易出风头了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温馨提示:按 Enter⤶ 返回目录,按 阅读上一页, 按 阅读下一页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。
带着系统来大唐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,vivo小说只为原作者农家一锅出的小说《带着系统来大唐》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农家一锅出并收藏《带着系统来大唐》最新章节。
他知道风从哪个方向来
他知道风从哪个方向来

文案:这样确切的爱,一生只有一次。人设:野生动物保护区巡逻队队长VS著名摄影师微博:玖月晞29的专栏29的其他文:《亲爱的阿基米德》《亲爱的弗洛伊德》《亲爱的苏格拉底》《少年的你,如此美丽》《小南风》《因为风就在那里》《一座城,在等你》可进作者专栏查看。

玖月晞 连载 44万字

嫁给前任他叔
嫁给前任他叔

李稚被交往三年的男友绿了。阴差阳错,和前男友他叔在一块儿了。几周后,梁墨带着一帮兄弟出现在李稚面前——“大嫂,请对头儿负责!”整齐划一,铿锵有力。李稚被压着进民政局盖章,出门口,梁墨递给她一新婚红包。红包里安静躺着五张红票。“……”吓得烟都掉了。家宴上,前男友和小三喊梁墨“三叔。”李稚扔掉烟,慈祥的微笑“叫三婶。”遇见你之前,我没想过结婚。遇见你之后,我没想过别人。——《岁月无声》【括弧】这篇之前

木兮娘 连载 31万字

网游之修罗传说
网游之修罗传说

修罗——杀戮、断义、绝情这是一个撼动世界的神话,一个修罗的传说。本书为7/10网游,2/10都市,1/10神话。YY流网游,不喜勿入~!新书《网游之邪龙逆天》发布:http://book.zongheng.com/book/89994.html

火星引力 连载 365万字

山海提灯
山海提灯

女人握着少年的手,手把手教他写出了“师”,于是少年有了姓。山海提灯,与皓月争辉!

跃千愁 连载 137万字

青仙问道
青仙问道

有物先天地,无形本寂寥。能为万象主,不逐四时调。

中原五百 连载 91万字

大明守村人
大明守村人

图书馆的管理员来到大明,变成一个守村人。洪武初年,朱元璋活得很滋润,他的大儿子朱标没死,他的结发妻马皇后每天都能为他做饭。后来一系列的事情,都是从这时开始的,中都的建设,海禁的开端,朝堂的制度,以及各种利民与坑民的政策。既然来了,相信每一个人都愿意把生活环境努力地改造成让自己喜欢的样子,前提是要有能力。那么从哪里开始?就从脚下这片土地。

农家一锅出 历史 连载

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,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,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。

Copyright © 2025 vivo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.

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

Copyright © 2025 vivo小说

本页面更新于2023-12-27 11:07:5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