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章 李氏私塾 (第1/2页)

布衣小书生 残血凌伤 加书签

《布衣小书生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vivo小说vivoxiaoshuo.com

凌云不知道的是,这句话,也曾是李川年少的梦。凌云之志,也曾是他的志向,只因造化弄人。

“既有这般志向,日后当需多加用功,切莫投机取巧,做无用之功,坠了这凌云之志。”

“学生铭记。”

凌云稍躬身,恭敬道。

“书和纸墨笔砚准备好了吗?”

跳过话题,李川捋了捋胡子,缓缓问道。

“没有,这个,我们原先也不知道要买些什么,害怕买错了,因而先来这边”

凌大山有些不好意思挠了挠头。

“嗯,蒙学三百千必不能少,县里书店装订好的上等书籍颇贵,委实不宜。我这倒有亲手抄录的三百千,没有书店的好,但相对实惠,三本收你一两银子可愿意?”

凌云原以为古代启蒙读书是四书五经,又或是其他经典的名人书籍。

不曾想却是三字经,百家姓,千字文,俗称三百千这三种。

事实上,和凌云想象的不太一样,他不知道的是即便在古代人眼里,四书五经一类的东西属于高难度内容。

并不能为启蒙教材,然三百千的内容虽然没有条理,但读起来琅琅上口,对于刚入私塾的孩子来说比较易学好记。

况且很多人识字不是为了诗词考科举,只是为了单纯为了会认字、会写名字。

再者说古代由于微言大义的存在,即使皓首穷经也不能通读经典。

因此,古人也往往只治一科,余者不过通读而已。

而学习儒家经典的年纪,也往往是弱冠之后最为合适。

且地区社学以识文断字、粗通文化、了解法律为主,至多教授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。

是以古人以八岁入小学,学习“洒扫应对进退、礼乐射御书数”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。

十五岁入大学,学习伦理、政治、哲学等“穷理正心,修己治人”的学问。

“就按李大哥说的办,那其他的还需准备什么?”

凌大山也不纠结,果断拍板。

“笔要一支,三十文,黄纸一刀也要三十文,墨一条三百文,砚是最为珍贵的,尚需一两银子。”

李川说完,看向凌大山,后者点了点头。

见状,李川顿了顿,拿起算盘开口道:“一共是2两并360文”

听到报账,凌大山有些吃惊,但还是没有开口,只是把手里拿着的猪肉等礼品放在了桌子上。

李川看到这些东西,立马开口。

“不需这般客气,按规矩来就好,其他东西都带回去吧。”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温馨提示:按 Enter⤶ 返回目录,按 阅读上一页, 按 阅读下一页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。
布衣小书生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,vivo小说只为原作者残血凌伤的小说《布衣小书生》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残血凌伤并收藏《布衣小书生》最新章节。
黜龙
黜龙

此方天地有龙。龙形百态,不一而足,或游于江海,或翔于高山,或藏于九幽,或腾于云间。一旦奋起,便可吞风降雪,引江划河,落雷喷火,分山避海。此处人间也有龙。人中之龙,胸怀大志,腹有良谋,有包藏宇宙之机,吞吐天地之志。一时机发,便可翻云覆雨,决势分野,定鼎问道,证位成龙。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,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,但后来,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,就决定改行,去黜落群龙。所谓行尽天下路,使天地处处通,黜

榴弹怕水 连载 502万字

亮剑
亮剑

版权信息书名:亮剑作者:都梁出版社: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日期:2017-04ISBN:978-7-5502-3495-6

都梁 全本 52万字

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
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

来自西伯利亚的北极熊裹挟寒流一路南下。面对全世界的质问,乔治理直气壮:我蛮夷也!

鲇鱼头 连载 266万字

鹰派大佬
鹰派大佬

一次偶然的机会参军入伍,入伍后参加一次次的战争立下赫赫战功,让他成为一个华夏最为年轻的大将,他掌握华夏最为精锐的军队;在百姓眼中,他是一个英雄,在他领导之下,一支被组建起来的强大军队收复了被他国夺走的疆土……

红色十月 全本 434万字

风起1936
风起1936

我叫陈世襄,代号“鱼鹰”,记住,如果我叛变了,一定要干掉我!!!

陈氏刀客 连载 64万字

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,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,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。

Copyright © 2025 vivo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.

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

Copyright © 2025 vivo小说

本页面更新于2024-05-31 15:52:4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