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一章 青山书院

红楼之扶摇河山 沧海不笑 加书签

但像柳璧这样的世家子,没有一个是傻子,贾琮伤成这样,那里会是他自己说的这般轻描淡写。

但毕竟别人家事,他也不好多言,只是心中忿忿,琮兄弟这样的文华种子,也是错生在这粗鄙的武勋之家。

区区家法能把人作践成这等模样,再重一些岂不是要取人性命,简直不可理喻。

他又等到贾政送过王栋回来,便对贾政说道:“贾大人,祖父知道琮兄弟现没有学里可上。”

贾政听了柳璧这话,脸上表情尴尬之极。

所谓的没学里可上,是贾赦亲自通知代儒将贾琮开革出族学,老子如此给儿子挖坑,也真是少见。

没想到这事都传到文宗柳静庵的耳中,真是丢死人了。

贾政知道眼前这位静庵公的孙子,二十岁中举,在神京城小有名气,正是他最喜欢的那类读书晚辈。

如今却被他提起家中这等奇葩之事,在这晚辈面前当真颜面丧尽。

“祖父觉得琮兄弟是可造之材,怕他因此耽误了学业,已向青山学院的赵崇理赵山长举荐琮兄弟去学院读书。”

贾政听了大惊:“你说什么,静庵公竟要举荐琮哥儿去青山学院读书!”

贾政之所以听到青山书院如此惊讶。

是因为青山书院是神京城中最著名的书院,或许也是整个大周最负盛名的书院。

在大周读书人的心目中,青山学院的甚至比官办的国子监更有份量。

国子监是大周官办的最高学监,以一国财赋为根基,教舍周全,架构俨然。

监中常职教谕、祭酒、司业、监丞等都是有品级的官员。

国子监对儒学的分科设院为天下定制,是大周科举培养选拔士人的范版。

甚至历届科举取士,国子监中许多常职官员直接就是担任职司的考官、监官。

所以读书人想在科举一途搏一个出身,进国子监读书是个很好的选择。

但单以治学成就一项,国子监却不如民办的青山书院。

这和两者之间办学的宗旨不同相关。

国子监兴办是为国养士取材。

而青山学院自六十年前成立之初,便立下揽圣人事,修先贤学的学人宏愿,而不固守科举一隅。

大周立国以来,凡是留名史书的鸿儒名士,几乎都曾在青山书院中聚徒讲学。

学风鼎盛,天下无出其右。

青山书院还有一项举措,更是国子监难比拟的。

青山书院入院子弟不分出身寒贵,只重自身才学禀赋,经过考核或举荐入院。

而国子监对寒门子弟门槛就有些高了,且国子监中又专设荫监生。

这是朝廷为笼络勋贵世家而设的余荫,勋贵每代可余荫一人,称为荫监生。

荫监生满了入学年限,经岁考合格,便能跨过童试,直接进入乡试。

这对于无法入国子监的寒门子弟来说,是极不公平的科举起跑线。

在加上国子监后来又衍生出贡监、官监、例监等各种名目,更是压缩的寒门子弟上进的途径。

两相比较之下,青山书院更显有教无类,学道无疆的宽宏风范,被天下读书人敬仰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vivo小说【vivoxiaoshuo.com】第一时间更新《红楼之扶摇河山》最新章节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温馨提示:按 Enter⤶ 返回目录,按 阅读上一页, 按 阅读下一页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。
红楼之扶摇河山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,vivo小说只为原作者沧海不笑的小说《红楼之扶摇河山》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沧海不笑并收藏《红楼之扶摇河山》最新章节。
亮剑:团长你给我留点
亮剑:团长你给我留点

李晋重生亮剑世界,成为新一团的一名小排长,并获得了战备系统,只要打鬼子,就可以获得贡献点兑换武器和粮食。面对如此诱惑,他果断带着手下去打鬼子,武器换了一批又一批,当李云龙知道后,直接跑过来打劫。“团长

浮云里的风 连载 496万字

绍宋
绍宋

绍者,一曰继;二曰导。公元1127年,北宋灭亡。旋即,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,继承宋统,改元建炎。然而,三个月内,李纲罢相,陈东被杀,岳...

榴弹怕水 连载 417万字

我在现代留过学
我在现代留过学

所谓天子者,父天母地,为天之子!或曰:天子做民父母,以为天下王!而朕,曾为天子!承六世之余烈,邵述先帝之志。鞭西贼而惩旧党,所能必为,所伐必克,扫皇宋百年之积弊,使天威远畅,丑氐震叠!奈何天不假年,英年早逝!幸上苍哀怜,使朕于九百年后重活,留学于现代之世,经历科学之盛!如今!朕留学归来,重归少年。三尺长剑在手,问尔群臣:何日缚得苍龙?

要离刺荆轲 连载 402万字

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
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

来自西伯利亚的北极熊裹挟寒流一路南下。面对全世界的质问,乔治理直气壮:我蛮夷也!

鲇鱼头 连载 266万字

晚明海枭
晚明海枭

明末什么最重要?钱财!有钱才能爆兵,有兵才能争霸。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,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,再殄灭建虏、扫清流寇,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。当然,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,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,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。商帮行会、市镇经济、侈丽风俗、市井文化……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,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。

朱楼醉茶 连载 42万字

[历史] 大明公侯 衣山尽
[历史] 晋枭 萧无逸
[历史] 混在蜀汉当皇帝 周老实
[历史] 三国之蜀汉复兴 日出泉城
[历史] 五代十国一儒生 远征士兵
[历史] 战国修罗传 御宅烟魔
[历史] 重生西亚之亿万富翁 墨罂粟
[历史] 纪元1701 忠孝仁义礼智廉
[历史] 唐时归 长迷
[历史] 非洲帝国 放下屠刀留你全尸
[历史] 三国云飞扬 燕云
[历史] 宦海风流 天堂发言人
[历史] 贼三国 pener(巴孤)
[历史] 汉室可兴 长歌行路难
[历史] 乌衣天下 南明鲤火
[历史] 大国崛起1857 狂人阿Q
[历史] 从来没有的帝国 古月川页
[历史] 大明至圣 一叶一钢筋
[历史] 三国之帝统天下 君千叶
[历史] 重生之朕即国家 东山小卤

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,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,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。

Copyright © 2025 vivo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.

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

Copyright © 2025 vivo小说

本页面更新于2025-05-01 08:29:5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