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钠电突围:成本与技术双重革命下的“反杀局”
宁德时代此次发布的“钠新”钠离子电池,表面是技术迭代,实则是对锂电产业的一次精准伏击。
成本逻辑重构:尽管锂价暴跌导致钠电短期成本优势缩水,但宁德时代通过材料创新(普鲁士蓝、层状氧化物优化)和工艺升级,将钠电成本较铅酸电池降低61%,且能量密度提升至175wh/kg,直逼磷酸铁锂(160-200wh/kg)。这意味着钠电已具备在储能、低端电动车等领域替代铅酸和锂电的潜力。
场景突破:零下40c保持90%电量、5c超充等性能,直击北方电动车市场痛点。搭载混动车续航200km、纯电车500km,目标实为抢夺插混和微型车市场——这正是比亚迪海鸥、五菱宏光mini的腹地。
战略意图:宁德时代在锂价高位时布局钠电,如今加速量产,实为构建“锂钠双轨制”。一旦锂价反弹,钠电可迅速补位;若锂价持续低迷,则通过技术迭代压缩成本,倒逼行业洗牌。
二、超充生态:改写电动车“续航焦虑”的游戏规则
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的杀手锏并非参数,而是其背后的生态野心。
充电效率革命:5分钟补能520公里,看似对标燃油车,实则剑指换电体系。宁德时代通过超充+换电双线布局(巧克力换电车型已合作5家车企),试图打破特斯拉、蔚来的生态壁垒。
渗透率博弈:神行电池2024年渗透率从30%跃升至70%,本质是宁德时代对车企的“技术绑定”。当车企依赖宁德的超充方案时,其议价权将进一步提升,甚至可能挤压二线电池厂生存空间。
毛利率暗战:宁德时代高管曾暗示超充电池溢价能力,但2024年车企价格战加剧,超充能否维持高毛利存疑。其真实意图或在于以超充为杠杆,推动车企接受宁德主导的“标准体系”。
三、多核战略:重新定义动力电池的产业边界
曾毓群提出的“多核时代”,实为宁德时代从“硬件供应商”向“系统方案商”的转身宣言。
技术融合逻辑:骁遥双核电池的“钠铁”“铁铁”“三元铁”组合,本质是打破单一材料体系的局限。例如,“钠铁”双核兼顾低温性能与成本,“铁铁”组合实现1000km续航,目标覆盖从经济型到高端车型的全场景需求。
生态扩张野心:宁德时代将动力电池技术延伸至船舶、飞机、重卡等领域,试图复制特斯拉“能源生态帝国”路径。例如,24v重卡启驻电池已落地一汽解放,未来或切入工程机械市场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vivo小说【vivoxiaoshuo.com】第一时间更新《2024年行情》最新章节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